找到相关内容30795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师的中有观

    四、一切有情,多分寿命未尽而夭折,唯除人趣、北俱卢洲以及住睹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萨,诸余寿命未尽夭折而入灭者,皆应名为中般涅槃!假使这样,则“中般”之名非唯色界所有,故分别论者的解释并不合理。   分别...藉由染污心识去投胎的,也因此中有必从生门入胎。   凡夫中有必由生门入胎,菩萨中有是否也从生门入胎呢?有说:从生门入,因为凡卵生、胎生者,必从生门入胎。论主说:菩萨中有从右胁入,因正知入胎,于母生母想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389877.html
  • 二万五千里的梦 追寻玄奘西行之路

    红砂石菩萨像等众多佛教文物都保存在“鹿野苑考古博物馆”中。鹿野苑最醒目的巨大佛塔是昙曼克佛塔(Dhamekh Stupa),当年佛祖讲经的地方只剩一片空地,但仍有很多虔诚的信徒来这里朝拜。现如今,世界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9510189943.html
  • 高邮宗教情况

    1165—1173),寺门朝南,门口雄踞一对石狮,寺门上方嵌砌一块镌刻“安乐教寺”四个金色大字的石额。山门殿内供奉弥勒佛和韦驮菩萨。二进是天王殿,塑供四大天王。第三进是大雄宝殿,殿内正中佛台上塑供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52890507.html
  • 浙江寺观藏书考

    :卷十一·志余》载:“梁、陈间有傅大士者,弥勒菩萨化身也。以佛经意义广大微妙,普通人民,无缘受持。欲令一切人,同种胜善根。遂立转轮藏,教人推令转。若能推一匝,或复十百匝,即与一大藏,结最胜因缘。”2...

    刘杭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3490752.html
  • 一座不容忽视的丰碑——试论中国佛教徒的科技成就

    常识,这对卫生常识的普及推广,作用不小。在玄奘之后,义净(635~713)又往印度求法,历时25载后归国。回到国内,义净先后译出《佛说疗痔病经》《曼殊宝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》等,内中涉及内、外、妇产、...

    何明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4590913.html
  • 关于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再思考

    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。到了那时,魔已经无法控制,而人类前途危矣。中国旧小说中常讲到龙虎山张天师打开魔罐,放出群魔,到了后来,群魔乱舞,张天师也束手无策了。最聪明最有远见的办法是向观音菩萨学习,放手让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891618.html
  •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及其展望

    是文殊、普贤菩萨化身的美妙传说;有流传世间的313首寒山子诗作;有拾得乘漂来的巨钟东渡东瀛日本,寒山铸钟传递友情的民间传说;有在日本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张继的《枫桥夜泊》诗,选入日本高中课本,尽人皆知;...

    汪祖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491636.html
  • 姚兴政权与佛教

    ),页221-244。   蒋义斌,《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中的菩萨》,《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》,文复会,民国八十三年,页1-23。   郑阿财,《论敦煌写本《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》与...

    黎毓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1191965.html
  • 古塔的踪影

    花瓣,有密布的佛龛,有的雕饰或塑制出各种佛像、菩萨、天王、力士、神人,以及狮、象、龙、鱼等动物形象和其它装饰。有些花塔原来还涂有各种色彩,富丽堂皇,不愧花塔的称号。 花塔这种塔型的来源,可能有两方面。...门内两侧有石梯自座内上达座顶。座顶上分立五塔,而正中一塔又为一小型金刚宝座塔。小座上又分立五塔,这是此种形式塔中罕见的例子。在这座金刚宝座塔的塔身上,满刻着各种佛像、菩萨像、天王力士像,以及龙、凤、狮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092100.html
  • 一本不该被冷落的著作——关于弘一法师和《韩握》三题

    理念的高度加以颂扬,称赞韩偓“表现大乘佛教精神”,“像大乘菩萨的行径,”“超然于祸福之外”,“对佛学有研究及素养”等等。就算这些评价符合韩偓本人真实情况,也不过是他品行操守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一种延续和...

    徐正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2992389.html